


基于 wnt /β - catenin 信号通路针刀疗法对 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
宋寒冰1 ,刘家兴1 ,刘宏鹏2 ,王 飞1 ,宋 歌1 ,王革强1 ,姜益常1△ ( 1.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,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; 2.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,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) 摘要 目的: 基于 wnt /β - catenin 信号通路探究针刀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。方法: 选 取 2019 年 1 月—2020 年 12 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120 例, 进行随机分组: 治疗组、对照 1 组和对照 2 组,每组各 40 例。治疗组采用针刀疗法进行治疗,每周治疗 1 次,每疗程3 周; 对照1 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,每周治疗1 次,每疗程3 周,对 照 2 组采用电针进行治疗,每日治疗 1 次,每疗程 3 周。对治疗前后 3 组患者以 WOMAC 评分改善率进 行临床效果评价,并比较 WOMAC 骨关节炎指数评分、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指数( Lequesne MG) 评分、 wnt /β - catenin 信号通路指标变化( AXIN、GSK - 3、APC、TCF /LEF) 及 MMP - 3、IL - 1β、hs - CRP 和 TNF - α水平。结果: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 1 组及对照 2 组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 P < 0. 05) 。治疗组与对照 1 组、对照 2 组 WOMAC 评分、Lequesne MG 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,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( P < 0. 05) ,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 1 组及对照 2 组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 P < 0. 05) 。治疗 后,各治疗组的 AXIN、GSK - 3、APC 及 TCF /LEF 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 P < 0. 05) ,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 1 组及对照 2 组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 P < 0. 05) 。治疗后 3 组炎症因 子( IL - 1β、MMP - 3、hs - CRP 及TNF - α)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 P < 0. 05) ,且治疗 组显著低于对照 1 组及对照2 组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 P < 0. 05) 。结论: 针刀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 好的治疗作用,对于改善症状和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显著,可以减少膝关节炎性反应,针刀治疗膝骨关节 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 wnt /β - catenin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相关。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; 针刀; wnt /β - catenin 信号通路; 分子机制 中图分类号: R246. 2 文献标识码: A DOI: 10. 19917 /j. cnki. 1005 - 0779. 022189
基于 wnt /β - catenin 信号通路针刀疗法对 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 .pdf